[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抗生素有关腹泻危险原因及药学干涉的成效。办法 回顾性剖析该院60例儿童抗生素有关腹泻病人的全部资料,并对儿童抗生素有关腹泻的危险原因进行剖析,对药学干涉前后的成效进行探讨。结果 发病年龄和抗生素的不合理用是儿童抗生素有关腹泻的危险原因,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是保护原因,药学干涉后,儿童抗生素有关腹泻发生率(%)由39.56%降低为8.52%,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儿发病年龄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导致儿童抗生素相关腹泻发生的危险因素,药学干预能够使儿童抗生素相关腹泻得发生率降低,促进患儿的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 R72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5(c)-0119-02 伴随国内医疗卫生事业的如火如荼,抗生素的用法愈加广泛,儿童抗生素有关腹泻的发生率也愈加高,儿童抗生素有关腹泻是一种慢性腹泻,也是一种容易见到的药物不好的反应[1-2],发生率高达11%~40%,儿童抗生素有关腹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现在尚未完全了解,主要表现为大便稀薄、量多、排便次数多,紧急者有发热、腹部不适、里急后重、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很大的影响了患儿的健康和成长发育,但因为抗生素有关性腹泻大便常规及普通培养的非特异性可使本病早期易被误诊为普通的肠炎或细菌性痢疾,继续用原先药物或加用针对杆菌的抗生素,会使腹泻加重,损害患儿健康,为探讨儿童抗生素有关腹泻危险原因及药学干涉的成效。该研究回顾性剖析该院2010年3月―2011年4月收治的60例儿童抗生素有关腹泻病人的全部资料,探讨了儿童抗生素有关腹泻危险原因及药学干涉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办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剖析该院收治的60例儿童抗生素有关腹泻病人的全部资料,男33例,女27例,年龄5个月~13岁,平均年龄(2.5±3.4)岁,所有患儿均在应用抗生素72 h后出现腹泻,主要表现为大便稀薄、量多、排便次数多,紧急者有发热、腹部不适、里急后重、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排除食物中毒、沙门菌肠炎、菌痢、慢性肠炎等疾病致使的腹泻症状。
1.2 治疗办法
药学干涉办法①使用监测-培训-计划的干涉模式,对医院抗生素的应用状况,包含用时间、用类型等进行监测,通过对大夫进行培训,提升大夫合理用抗生素的意识,对大夫用抗生素进行严格的监控,如年初做年度计划表,拟定预期用数目,②积极为患儿进行药物治疗,治疗时准时补充水分,预防脱水,③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合理用抗生素的健康宣教,使患儿家属可以理智的对待患儿病情,信赖大夫,如非必需不需要主动需要用抗生素,提升对抗生素的认识。
1.3 统计办法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剖析,计量资料使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用单原因χ2、非条件Logistic回归剖析危险原因,两两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儿童抗生素有关腹泻的单原因剖析状况
儿童抗生素有关腹泻的发生与发病年龄、病情、微生态制剂用、抗生素类型、住院天数、血中性粒细胞、抗生素用天数、抗生素联合应用和激素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儿童抗生素有关腹泻的危险原因剖析
发病年龄和抗生素的不合理用是儿童抗生素有关腹泻的危险原因,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是保护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药学干涉前后成效比较
药学干涉后,儿童抗生素有关腹泻发生率(%)由39.56%降低为8.52%,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儿童抗生素有关腹泻是一种慢性腹泻[3-5],主如果应用抗生素后出现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大便稀薄、量多、排便次数多,紧急者有发热、腹部不适、里急后重、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其发病机制和原理尚不清楚,但其严重干扰了患儿的成长发育,该研究通过剖析发现发病年龄和抗生素的不合理用是儿童抗生素有关腹泻的危险原因,这主如果因为患儿的年龄越小,其身体素质就越差,抵抗力也较弱,就越容易引起抗生素的过敏反应,可出现头晕、头痛、脸色苍白、呼吸困很难及血压降低等临床症状,过敏反应紧急时甚至会引起休克和死亡,特别是幼儿时期,其肠壁通透性高,分泌及蠕动功能易于紊乱,稍受刺激,就会产生肠功能紊乱,致使儿童抗生素有关腹泻[6-8],该研究通过研究结果显示:发病年龄和抗生素的不合理用是儿童抗生素有关腹泻的危险原因,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是保护原因,药学干涉后,儿童抗生素有关腹泻发生率(%)由39.56%降低为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文献报道[9-10],使用微生态制剂可使发生抗生素相关腹泻的风险从28.5%降至11.95%,本文研究与其报道一致,药学干预可以有效的减少儿童抗生素相关腹泻的发生,对于儿童的药物干预主要是益生菌干预,益生菌干预可扶正肠道菌群结构,降低细菌移位程度,可促进肠黏膜屏障修复,改善肠道菌群的组成,抑制致病菌的过度繁殖,从而减少细菌内毒素移位,改善预后,该中儿童经过药物干预后相关腹泻发生率有所下降,在针对儿童使用抗生素时,一定要全面检查患儿的身体状况,综合分析,严格控制抗生素的用量,微生态制剂是用来调控人类以及其他动植物机体内的正常菌群的生长物质,可以是菌群、细菌代谢产物或其他生物制剂,使用微生态制剂有助于帮助患儿恢复健康,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对患儿及时补充水分,防止脱水,综上,患儿发病年龄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导致儿童抗生素相关腹泻发生的危险因素,药学干预能够使儿童抗生素相关腹泻得发生率降低,促进患儿的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